这个周期的形成与发展,决定性因素是货币政策。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货币扩张,而近5年我国货币政策呈波动收紧态势。2008年央行连续5次降息,2009年极度宽松了一年以后,2010年~2011年又5次升息。2012年2次降息和2次降准后,2013年货币政策进入稳定期,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长也进入收缩阶段,2014年各过剩行业资金形势开始变差,就在第一季度,钢铁投资增速明显放缓。
2013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出台,就是7月20日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2013年全年存准率和利率都没有调整,但实际上外松内紧,除了严格住房信贷政策,银行间市场也出现紧张。以2013年年中和年底两次资金紧张为标志,挤泡沫在金融和房地产领域同时开展。直到2014年4月25日央行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社存款准备金,微弱的松绑还是定向的。对钢铁企业来说,2013年至今,货币政策仍无利好。
也是在这种外松内紧的形势下,钢贸领域开始出现信贷违约,经过2013年一整年的发酵,2014年第一季度钢贸信用危机集中爆发,钢贸领域融资闸门几乎全部被关闭,钢铁市场中间环节蓄水池功能日渐干涸,直接导致了钢厂库存上升,加剧了钢厂资金紧张局面。此外,由于2013年各行业投资萎缩,而钢铁产能仍未刹车,钢铁生产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削弱,银行的钱袋子也越攥越紧,今年初各大钢厂反映获取信贷情况均不乐观,个别钢铁企业被抽贷后甚至发生了资金链断裂。这在过去几年几乎没有发生过。
2014年第一季度宏观政策中对钢铁行业影响最大的是房地产调控政策见到了实效。与之前的历次调控不同,2013年初的国五条开始全面执行限购限贷政策。此后房地产投资在信贷迟迟不放松的环境下,增速开始下滑。到2014年第一季度,各商业银行全面收缩了个人信用、抵押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部分房地产公司资金链断裂,如近日媒体爆出的青岛、深圳等地房地产商的破产危机。与2010年同期相比,2014年第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了约20个百分点。房地产作为挤泡沫的重要领域,价格调整才刚刚开始,其投资增速短期内不会出现大规模反弹,因此钢铁需求短期内不会提振。
|